3D虚拟世界是人工智能与教育研究团队核心研究方向之一。作为京师智普团队成员,魏云刚老师最近在广宗县第二中学、北京第二外国语附属学校、鄂尔多斯第四小学、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科学营等多个地方为学生等做“3D虚拟世界与元宇宙”系列讲座。分享团队在虚拟世界研究方向最新的动态。
3D虚拟世界
基于3D虚拟世界的中国文化主题创新课程建设探究结题
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提供资助,我团队承担的“基于3D虚拟世界的中国文化主题创新课程建设探究课题”顺利结项。
课题基于“学生了解中国五千年华夏文明的途径主要包括课本、历史博物馆等,而博物馆数量少,文物展示受限。”的事实背景,主要任务定位为:梳理中国历史上有代表性的文物,通过3D虚拟世界场景进行情景复原,以此为基础设计中国文化主题课程,利用虚拟世界的创造性、交互性、沉浸性,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中国文化,在创造活动中深入理解中国文化,最终实现通过虚拟世界把中国文化搬进校园,成为学校开展中国文化学习的基础设施。课题在以下方面完成了成果的总结:
1、梳理中国文化脉络
2、建设主要历史时期虚拟场景
3、其他非遗主题文化
4、设计体验类课程
5、设计创意实践类课程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成立了一线学校子课题,通过一线学校进行了实践,
学生反馈积极:“在3D创世界课程中,我们学习了3D建模的有关操作以及如何运用所学技术进行场景布置和情景还原。具体包括普通几何模型的构建、复杂模型的设计,以及真实场景的还原。我们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保护中华传统古建筑为切入点,从徽文化中汲取灵感,进行宏村月沼的场景建模,目前处于实际操作阶段。我们还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务,锻炼了我们的小组合作的能力”。
国家最新一些列教育政策文件强调学科融合与综合实践为本研究提供了社会需求导向。本课题希望通过3D虚拟世界结合中国文化进行课程设计,融入游戏化学习的理念,让学生在动手完成虚拟场景的构建中,提升他们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课题研究成果价值与意义包括:
- 对“学科融合、综合实践”的探索。课程可以融合多学科知识进行教学设计和任务开展。
- 对“增强文化自信”的探索。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才能自信。
- 对“教育公平及均衡”的探索。虚拟世界的部署在一般的计算机机房就可以,不需要昂贵的硬件设备。
- 对“游戏化学习及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课程变得有趣,让孩子们更加自由的发挥个人创新主动性,为协作提供平台。
寻找对中国历史文化感兴趣的你
5000年前,黄河孕育出了中华民族伟大的英雄黄帝和炎帝,从此,这块土地上的人民被称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万年前就已经播散的文明种子遍地开花,如同满天星斗,文明的强大能量逐渐向中原汇聚,那是一副远古时期壮丽多彩的画卷,它预示着一个伟大的国家即将诞生。从红山文化雕琢精美的中华第一龙,殷商晚期形制雄伟的后母戊鼎,铸有武王征商铭文的利簋,到诙谐传神的东汉击鼓说唱陶俑,体现盛唐气象的三彩骆驼载乐俑,再到宋元明清精彩纷呈的瓷器书画、古籍善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里绵延不断、薪火相传。
文物之所以为文物,在于其背后的文化、精神和信仰,以及与历史事件的遥相呼应。3D虚拟世界提供了历史场景复原的工具,通过3D场景的构建,可让学生直观认知文物,识读文物,讲述文物承载的文明历史,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中华文明走近学生,培养青少年文物鉴赏能力的同时,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文化自信。
北京师范大学3D虚拟世界研究团队希望寻找对中国历史感兴趣的同学一起合作,面向K12学生,探究在3D虚拟世界支持下中国文化主题课程的开发,形成课程体系。
技术问题我们来解决,历史文化专业性您来助力!
联系我们:toweiyg@bnu.edu.cn,附上您的一些信息,让我们找到您!
未来有志于去K12学校做信息技术老师的同学,我们也欢迎加入!